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就诊直通车->特色诊疗

心脏电生理科:心脏电生理科开展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微创治疗新技术

发布时间:2019-05-24  点击:

5月14日,我院心脏电生理科郑文庆教授心律失常团队,率先在本地区成功为一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隔射频消融术(PIMSRA)

患者为62岁老年女性,曾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多次住院治疗,并合并存在心房颤动的情况,患者规律服用华法林预防栓塞并发生的发生,但仍出现大面积脑栓塞的并发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由于外科手术消融创伤大,化学消融由于间隔支动脉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解剖变异,与梗阻部位相匹配程度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治疗效果,此外乙醇向非间隔支动脉渗漏,会造成严重和广泛的心肌坏死,后果严重,考虑到上述情况,结合患者自身状况,心脏电生理科选择了室间隔射频消融这新兴的替代治疗方法。

该患者曾多次行心脏超声检查,室间隔基底部最后处17mm,左室后壁 11mm,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加速Vmax=4.7m/s,PGmean=90mmHg。术中心导管测定左心室-主动脉压力阶差220-140mmHg,选择股动脉逆行途径将消融电极送入左室,超声引导下回撤电极至室间隔基底段,分别在室间隔最后部位、二尖瓣SAM时于室间隔的接触部位,避开希氏束、束支电位进行广泛消融,术后导管测定压力阶差20mm Hg,较术前相比下降75%术后复查心脏超声SAM征消失,无心包填塞、恶性心律失常、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次手术采用心腔内超声技术,清晰直观的找到梗阻部位,同时采用射频能量对梗阻部位进行消融,以达到缓解梗阻、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手术过程中还采用了三维标测系统,通过电生理标测避开心脏传导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梗阻部位大多位于主动脉瓣下区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常常表现为左室流出道梗阻而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高梯度伴有严重阻塞性梯流度成分和严重的临床症状往往提示疾病进展恶化,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其中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非药物治疗,外科肥厚心肌切除应用于临床已经40多年,被认为示非药物治疗的金标准治疗方法。10余年前室间隔酒精消融作为非药物治疗的替代方案也开始应用于临床。射频消融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已经20余年,射频消融能量可以损伤心肌,这种原理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威海市中心医院郑文庆教授心律失常团队致力与研究开拓各类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先进、更为优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20世纪70年至今,外科室间隔消融切除术、双腔起搏及乙醇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先后被用于HOCM的治疗,外科消融因其创伤大限制了其应用,化学消融因间隔支存在解剖变异导致与梗阻部位的不匹配及乙醇存在渗漏的可能限制了其治疗效果及应用。1984年Armidtead首先在外科手术中利用射频能量治疗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近几年来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替代方法已陆续应用于儿童及成人HOCM的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创伤小,于化学消融相比其可对靶目标进行直接消融,对心肌细胞损伤小,且不受间隔支动脉解剖变异的影响。目前射频消融治疗HOCM是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国内仅有少数心脏领域专家尝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可持续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持续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与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消融相比,超声对于实时显示解剖结构更有优势,有望成为HOCM射频消融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心脏电生理科   刘伟


手机二维码